研究成果

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报告 > 正文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乏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存在诸多挑战。全球地缘经济与政治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速明显加快,成为带动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要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各国在全球化中寻找共赢合作空间。增长和协调成为各国参与深度全球化,推动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政策目标。

技术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缩小地区间、国家间实质性知识差距,更是全球科技与新兴产业相互关联的重要途径。

拉美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厚实,但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国家在上个世纪没有成功跨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和产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其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从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实际情况看,成效卓著,基础厚实。但随着当前全球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中美贸易争端等诸多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干扰,我国所面临产能过剩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和转型需求也非常巨大。在此过程中,通过“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以及南南合作等国家战略的塑造和推动,中拉产业技术转移合作具备了较好的国家基础和制度优势。

为此,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就中拉开展产业技术转移的机制与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推出了“增长与协调: 全球治理观下的中国与拉美国家产业技术转移”报告。

链接为报告执行摘要,报告全文请联系graceyu@tsinghua.edu.cn

《增长与协调: 全球治理观下的中国与拉美国家产业技术转移》执行摘要

上一篇:报告 | 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报告

下一篇:报告 | 《新能源汽车全球专利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