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研院观点

产研院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摘要:本研究用全球上市公司产业数据库对福建省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产业状况进行了分析,例如福建省上市公司的概况及其在中国产业的地位、上市公司的地市分布及综合实力比较、优势产业分析、上市公司的国企与非国企的综合占比系数分析、领军企业分析等。本研究显示,福建省上市公司的许多指标在全国的排名位置都高于福建省GDP的排名位置,最高的可以排在全国各省的第四位,高于GDP排名在福建省前面的山东、四川、河南、湖北四省,说明福建省上市公司的质量及所代表的产业质量相对较优。本文也对福建省上市公司及产业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产业分析、产业综合实力、领军企业

作者与研究团队用七年时间构建了全球上市公司产业数据库[1],作为全球产业研究的基础数据。截止到2023年末,我们共收集、清洗、筛选了全球45026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其中包含中国在全球的上市公司6837家(A5335家,港股、美股等其他股市1502家)。我们每年用上市公司的数据计算和评价世界各国的产业综合实力[2]以及中国各地区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福建省的产业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一、福建省上市公司概况及在全国产业的地位

福建省在全球的上市公司有227家,其中A170家,占75%;港股和海外股57家,占25%,股市分布与全国比例基本一致。福建省上市公司数量占中国在全球的上市公司总量的3.3%;总市值为5195.14亿美元,占中国全球上市公司总市值的3.3%;总营收5494.73亿美元,占全国上市公司总营收的4.1%;总利润284.07亿美元,占全国上市公司总利润的3.3%

由于央企集中在北京,北京一地的上市公司占据了全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4%,总营收的35.5%,总利润的42%。因此,根据我们对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计算方法,北京一地占据了全国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0.315(可视同为31.5%,以下同)。扣除北京以外的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平均综合实力占比仅为2.3%,指标超过2.3%的省市自治区只有8个。福建省上市公司的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七,市值、营收、利润的综合实力占比为全国的3.52%,排名全国第六。若不与北京、上海等直辖市比较,则在省份中排名第四,比福建省GDP的排名提升了四位,超越了排名在前的山东、四川、河南、湖北。说明福建省的上市公司质量相对较高,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实力较强。

中国产业综合实力前十名地区的状况参见表一。

表一:中国产业综合实力前十名地区

在市值、营收、利润的数据中,福建省上市公司的总营收数据占比相对其它指标较高,主要的原因是,在综合贸易公司与经销商产业里,全国前四名企业中福建占有三家,这三家公司的营收总额为2744.4亿美元,占了福建省所有上市公司营收的50%

小结:

1、福建省的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七位,福建省的上市公司质量相对较高,产业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六位;

2、在排除直辖市后,福建省产业综合实力排名第四位,较之福建在全国的GDP排名前进四位。

二、福建省上市公司的地市分布及综合实力比较

福建省共有九个地市,其中厦门市是副省级城市。我们将各地上市公司的市值、营收、利润按照一定权重计算综合实力,将九个地市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厦门、福州、宁德,占据了福建省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76.0%;第一梯队的GDP总和占比为46%;第二梯队是龙岩、泉州、漳州,占据了综合实力的21.3%;第二梯队的GDP总和占比为39%;第三梯队是南平、三明、莆田,占据综合实力的2.7%。第三梯队的GDP总和占比为15%。相对于GDP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方面,第一梯队的优势明显,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具体情况参见表二。

表二:福建省九地市产业综合实力与GDP占比

厦门市共有83家上市公司,数量居福建省第一位,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一,占全省综合实力的0.286(可视同为28.6%,以下同),比福州市略高千分之四。厦门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979.3亿美元,次于宁德、福州,位居第3;总营收为3349.2亿美元,位居首位,是第二名福州的4.4倍;总利润为44.5亿美元,居第二位,但与第一名福州的差距很大,约为福州的31%。需要注意的是,厦门市全部上市公司的营收利润率仅为0.013,即百分之一点三。厦门市上市公司的营收值突出,占了全省上市公司的61%,主要因为在综合贸易公司与经销商产业里,全国前四名企业里厦门占有三家。这三家公司的营收总额为2744.4亿美元,但平均每家的销售利润率仅为千分之六点四,这导致了厦门市上市公司的总营收利润率仅为百分之一点三。追求做大、追求“500强”,销售利润率偏低,在中国的综合贸易公司产业和有些产业里是普遍现象,有待于今后的提升和改善。全世界这个产业中优秀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百分之六以上,因此中国企业的营收利润率可以有十倍左右的提升空间。

福州市共有63家上市公司,数量居福建省第二位,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二,占全省综合实力的0.28228.2%),仅比厦门略低千分之四。福州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1263.5亿美元,排名全省第二;总营收为766.1亿美元,排名全省第二;总利润为143.1亿美元,排名全省第一,其中兴业银行贡献了福州市上市公司总利润的92.5%

宁德市共有5家上市公司,数量居福建省第七位,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三,占全省综合实力的0.19219.2%)。宁德市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1357.2亿美元,排名福建省第一;营收为479.8亿美元,排名福建省第三;利润为44.8亿美元,排名福建省第三。宁德时代贡献了宁德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98.5%,营收的81.7%,利润的99.4%。可见宁德时代对于宁德的重要性。

龙岩市共有10家上市公司,数量居福建省第四位,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四,占全省综合实力的0.0949.4%)。龙岩市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495.1亿美元,营收为432.6亿美元,利润为30.3亿美元。紫金矿业贡献了龙岩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89%,营收的82%,利润的96%。可见紫金矿业对龙岩的重要性。

泉州市共有42家上市公司,数量居福建省第三位,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五,占全省综合实力的0.0888.8%)。泉州市的GDP排名为福建省第二位。泉州市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621.7亿美元,总营收为25.1亿美元,总利润为20.0亿美元。其中安踏体育贡献了市值的56%,营收的40%,利润的62%。根据公开信息,泉州市累计在全球上市了115家公司。经查,其上市公司分布在A股(沪深京)、港股及其他9个国家的12个股市上。其中,在德国法兰克福股市的7家、马来西亚的5家、澳洲的3家、英国的3家、加拿大的 1家已经全部退市;在美股的5家中退市3家,在新加坡的12家中退市11家,在韩国的7家中退市4家;在港股和台湾股市上的有些企业已经转手,总部不在泉州市。根据查验结果,自1993年泉州市第一家公司在上交所上市至今,泉州市累计115家上市公司现存42家。泉州市仍然需要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而且需要继续做大做强现有的上市公司,出现像宁德市的宁德时代、龙岩市的紫金矿业那样的领军企业。

漳州市共有7家上市公司,数量居福建省第六位,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六,占全省综合实力的0.03113.11%),漳州市的GDP排名全省第四。漳州的明星上市公司是片仔癀,其市值占比为87%,利润占比为盈利企业的93%

第三梯队的南平市有10家上市公司,数量与龙岩市并列第四位,综合实力排名第七位,占全省的0.01641.64%);三明市有3家上市公司,数量居福建省第九位,综合实力排名第八位,占全省的0.00640.64%);莆田市有4家上市公司,数量居福建省第八位,综合实力排名第九位,占全省的0.00430.43%)。第三梯队三个市的上市公司暂时乏善可陈,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小结:

1、厦门市GDP排名第二,但产业总量实力位列第一,相对于福州微弱领先;

2、福州市的GDP在福建排名第一,产业实力排名第二;

3、宁德市的GDP排名第六,产业总量实力位列第三,高于泉州和漳州;

4、泉州市的GDP排名第二,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三,但产业实力排名第五,次于宁德市与龙岩市。

三、福建省的优势产业

在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中,福建省227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其中的73个四级产业,占中国149个产业的49%;其中,18个产业的综合实力占全国前四名(统称为优势产业),占本省产业总量的25%,占全国总量的12%

18个优势产业中,有5个冠军产业。第一是黄金产业,综合实力占全国产业的63%,领军企业是紫金矿业。第二是日常消费品零售产业,综合实力占全国产业的51%,领军企业是永辉超市。第三是服装服饰产业,综合实力占全国产业的30%,领军企业是安踏体育。第四是贸易公司与经销商产业,综合实力占全国产业的29%,领军企业是厦门建发。第五是电气部件与设备产业(不仅是电池产业),综合实力占全国产业的27%,领军企业是宁德时代。

5个亚军产业是石油与天然气的炼制和营销、林业产品、鞋类、消闲设施、互动家庭娱乐。

3个季军产业是机场服务、个人护理用品、通信设备。

5个殿军产业是海上运输、保健护理机构、综合性银行、消费信贷、综合电信业务。

中国产业综合实力前十名地区的优势产业状况参见表三。

表三:中国产业综合实力前十地区优势产业统计

在冠军产业数量方面,福建省位列全国第六,优势产业数量则并列第七位。若将冠军、亚军、季军、殿军按照得分4321赋权,在优势产业的积分方面,福建省位列第七。产业积分前五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与GDP排名对应的是,福建省的优势产业积分排名超越了三个GDP排名在福建之前的四川、河南、湖北。

福建省也需要以宁德时代为标杆,在战略新兴产业和非传统产业方面加大发展力度,福建省在起步较早的家用电器(例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产业,目前已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全国起步较早的信息技术产业,现在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十三。

小结:

1、福建省的优势产业积分排名为全国第七位,但是与前六名的差距较大。

2、福建的优势产业偏重于传统产业方面,应当在进一步扶持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四、福建上市公司的国企系数

关于国企和非国企(含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比重方面,福建省在上市公司数量上,国企占比为22%,非国企占比为78%。从市值、营收、利润的综合实力指标看,国企的综合实力系数[3]54%,非国企的综合实力系数为46%。国企的营收、利润指标都大大高于非国企,但是非国企的市值指标高于国企。在非国企中,民企与外企基本上平分秋色,福建省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比重为:国企54%,民企23%,外企23%。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福建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中,非国企系数占了81%、国企系数占19%的比重,但是在上市公司中,亦即在产业的头部企业中,却是非国企系数占46%,国企系数占54%

产业综合实力前十强地区上市公司的国企系数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企系数的状况参见表四与表五。

表四:产业综合实力前十强省份的国企系数(上市公司)

表五:产业综合实力前十强省份的国企系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

小结:

福建省是改革开放事业中的民营经济大省之一,在全国民营经济占比“56789”(在税收、GDP、创新、就业、企业数量五个方面)的局面下,福建省的公开说法是民营经济占比“78999”。在国家统计局的41个工业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统计中,福建省的国企综合实力占比为0.19、民企(含外企)占比为0.81,与广东省相等,与浙江(0.87)、江苏(0.85)同为民企系数高于0.8080%)的阵列,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数。而在上市公司的产业综合实力方面,福建省的民企占比仅仅为0.46,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数据,相对占比较低。福建省应该尽量提升上市公司的民企系数。

五、福建省的世界和中国领军企业

在我们的研究中,把产业领军企业[4]分成几个层次,首先是世界产业领军企业,其中有世界产业冠军、世界产业领军(前四名)企业;其次是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其中有中国产业冠军和中国产业领军(前四名)企业。

这里涉及产业分类标准[5],产业分类标准是由国际组织、国家机构,证券交易所和产业研究专家决定的。目前,在世界领军企业的产业分类中,我们以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为基础;在中国的产业分类中,我们以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GBZJ)为并列标准。

按照GICS分类排名,福建省有两个世界产业的冠军企业,宁德时代和紫金矿业。2023年,中国共有16个世界冠军企业,福建占据二席。宁德时代仅有13年的历史,但借助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和锂电池异军突起,在电气部件与设备产业超越了都是百年企业的施耐德电气、ABB和伊顿公司,成为世界产业冠军。宁德时代的市值、营收和利润都是世界全产业的最高值。紫金矿业尽管黄金产量和铜的产量都不是世界第一,但是在属于黄金产业分类的企业中排名第一,成为世界冠军。紫金矿业的市值、营收和利润也都是世界全产业的最高值。

GICS分类体系下,福建省有20家上市公司列入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前四名),在GBZJ分类体系下,福建省有18家上市公司列入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在两种分类体系中按照前四名以4321赋分排名,福建省在全国的排名为第六,按照省份的排名为第四,超过GDP排在福建前面的山东、四川、河南、湖北。详见表六。

表六:GISCGBZJ分类领军企业积分榜

在两种分类数据合并去重之后,福建省共有27家中国领军企业,同时在两种分类中都列入领军企业的有11家,详见表七。

表七:福建省代表性领军企业的产业分类排名

除了2个世界冠军企业之外,福建省还有5个中国产业冠军企业:安踏体育、恒安国际、建发股份、平潭发展、鸿博股份。另外,还有20个中国产业前四名的领军企业,例如福耀玻璃、厦门国贸、厦门象屿、片仔癀、厦门空港、特步国际、永辉超市、百宏实业、永安林业、浔兴股份、圣农发展、龙净环保、龙高股份,等等。正是这些产业领军企业,支撑了福建省的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小结:

1、在中国202316GICS世界冠军企业中,福建省占据2席:宁德时代与紫金矿业,但缺少其他的世界领军企业。

2、福建省的中国领军企业实力排名第6,在省份中排名第4,优于山东、四川、河南、湖北。

七、综合分析

一、福建省的产业地位相对优越,产业实力系数超过了GDP数据排在前面的山东、四川、河南、湖北四个省。应总结经验,巩固成果,不断强化福建省的产业实力和产业地位。

二、福建省是民营经济大省,福建省民营经济在经济中总体的占比是“78999”,但是在上市公司的数据方面,相对于广东、江苏、浙江等其他省份,福建省的民企系数占比偏低。应当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进一步带动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三、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更加聚焦主要产业,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现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展消费产业,用新质生产力赋能消费产业,提升消费产业的质量。

四、加大力度扶持现有的一流企业,如宁德时代、紫金矿业、福耀玻璃,恒安国际、安踏体育等,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形成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建立一流企业备选名单,实行一企一策的扶持方案,根据企业需要,配合解决企业发展中需要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部门支持的问题,鼓励和促进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除了进一步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之外,应更加注重于提升现有上市公司的质量。

六、总结宁德时代在宁德市发展的经验,促进各地市均衡发展,向全国引进本地的产业人才和企业,促进企业和人才回归家乡战略,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实行双总部策略,拉动各地区的产业进步与均衡发展。



[1]数据来源。研究团队以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知一产业数据库。在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的265个交易所收集的54613家上市数据中,剔除多地上市、柜台交易、AB股、相同上市主体、信息不完整等条目后,并主要通过路孚特(Refinitiv)金融数据库、万得(Wind)数据库进行校验,获取了全球45026家上市公司数据,数据截至20231231日。其中,中国上市公司数量为6837家。

[2]综合实力系数。以上市公司的市值、营收、利润为核心指标,考察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在不同维度下的总量综合实力指标,由市值占比、营收占比、利润占比,按照0.50.250.25的权重赋权计算而得。根据不同的对应关系:全球维度下的国家实力,国家维度下的区域实力,产业维度下的国家、区域实力,产业维度下的某类企业实力,可划分为国家(区域)系数、产业系数、企业系数。研究中的市值为按照每个交易日收盘价计算的企业全年平均值;营收、利润、净资产、总资产等企业财务数据均为TTM数值,即以特定时点前推四个财季的数据。数据的货币单位为亿美元,汇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年交易中间价格的全年平均值换算(2023年为7.0467),指标界定综合考量了不同国家和企业的财报发布日的差异,为了能在全球范围、同一时间段以同一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时间的截止节点为每年度的1231日。

[3]国企系数。上市公司国企系数计算方法为,国有企业在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市值占比、营收占比、利润占比,分别赋予0.50.250.25的权重赋权计算;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国企系数为,国有控股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综合占比。以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选取营收和利润为产出要素,总资产和净资产为投入要素,营收与利润占比赋予0.6:0.4权重,总资产与净资产占比赋予0.6:0.4权重,得出产出系数和投入系数,再分别赋予0.60.4的权重,形成国企系数。1减去国企系数为非国企系数,含民企与外企,简称为民企系数。

[4]领军企业。按照经济学的产业集中度CR4概念,选取在产业内综合实力得分排名前四名的企业,分别为冠军企业、亚军企业、季军企业、殿军企业,统称为领军企业。综合实力得分的计算方法为:将企业市值、营收、利润数据进行Z-score和极值标准化处理后,按0.50.250.25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

[5]产业分类。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由标准普尔(S&P)与明晟(MSCI)共同制定,在20233月的最新版本中,分为一级产业(Sector11个,二级产业(Group25个,三级产业(Industry74个,四级产业(Sub-Industry163个。考虑到GICS的产业数量的变化主要集中于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领域,研究团队将其归并至对应的三级产业,故四级产业仍取158个。经过统计,中国6837家上市公司分布在GICS 149个四级产业,共产生冠军149家,亚军145家,季军137家,殿军132家,共计563家领军企业。

作者  何志毅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下一篇:李东红:数字化转型中的五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