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IGI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IGI动态 > 正文

5月9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举办,以“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为主题的交流分享会在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401举行。德国蒂森克虏伯知识产权主管、蒂森克虏伯知识产权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Stephan Wolke博士,与清华校内师生、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参会嘉宾们,一同分享了蒂森克虏伯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实践及经验。

清华大学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燕、国家知识产权局李伟伟等受邀嘉宾及产研院“新兴产业培育与产业走出去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参与了此次分享会。产研院副院长李东红出席并主持此次活动。

在演讲中,Stephan Wolke博士从“如何实现知识产权的有效覆盖,保护核心业务”以及“如何有效地加强知识产权培育”两大方面,详细介绍了蒂森克虏伯根据各领域业务的特点,制定长期、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系统性地推动各领域业务发展的经验。

在“如何实现知识产权的有效覆盖,保护核心业务”方面,Stephan Wolke博士列举了蒂森克虏伯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和管理中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创建一个多元共治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重点地推进各业务领域的专利挖掘与布局;充分了解全球知识产权环境、规则和风险。

在“如何有效地加强知识产权培育”方面Stephan Wolke博士同样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蒂森克虏伯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由业务部门来主导和调整专利策略;建立集团内部的知识产权社群 ;将企业品牌管理纳入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协调管理外部的服务和内部的资源方面。演讲中,Stephan Wolke博士指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业4.0是全球性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全球的企业竞合中,知识产权必将成为工业4.0进程中企业核心业务和技术的重要保护伞。主题分享结束后,Stephan Wolke博士就听众们提出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本土化的问题”、“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如何促进工程师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如何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问题,与大家一一进行了讨论。

产研院副院长李东红在总结中指出,从国家层面看,中国未来的发展必将建立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从产业与企业层面来看,卓有成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将推动中国产业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作为拥有百年发展历史的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并建立了一套系统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其经验对于推动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两年来,产研院利用专利数据开展了重点产业技术前瞻性分析,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全球专利观察》、《中国机器人领域专利态势分析》、《中国新能源领域专利态势分析》、《中国航空航天领域专利态势分析》等一系列报告。未来,产研院将围绕“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这一主题积极开展与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的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外资企业在华的科技研发与合作创新,以及为我国建设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上一篇:小米生态链副总裁高自光走进MBA课堂谈小米模式创新

下一篇:IGI新闻 | 6支优秀创业团队入选“中国未来城市创新网络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