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28日,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数字健康及创新医疗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和亚太医疗技术协会和联合主办,首科医谷承办。近200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业界代表到场,共同探索数字健康领域的未来发展。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首日在中关村金隅环贸科技商务区举办的主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代表,开展了政策解读、案例分享和圆桌讨论,次日在科创中国·北京创新荟举办的学术报告专场则聚焦数字技术在临床端的应用以及临床成果的转化路径。论坛突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协力打造创新生态,旨在探索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促进创新的机遇和模式,推动国际创新医疗技术落地北京,助力北京的创新技术走向世界。
首日主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张勤、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王宁利、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刘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王泽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江宇、欧盟框架首席科学家张维宏、亚太医疗技术协会战略合作总监Gabriel Sim、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彭凯平、中国信通院许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王鹏等专家发表主旨演讲,分享国内外的创新成果、应用案例及相关政策。会议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全球医疗与健康计划副秘书长张军主持,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曾劲松秘书长、亚太医疗技术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黎致欢迎辞。

清华大学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以可信智能辅助基层临床诊断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介绍了动态不确定因果图 GUCG 的临床实践,阐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对医疗临床诊断的辅助作用及其实践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王宁利以眼健康与大健康产业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了眼健康的重要性,介绍了其团队组建的眼科多模态图像大模型,阐述了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欧盟框架首席科学家、北京市首批“北京海外院士专家”、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张维宏以数字健康助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介绍了比利时对数字健康技术的应用案例,强调了数字健康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和方向。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社科学院原院长彭凯平发表了以数字技术在公共健康中的促进作用为题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数字技术在大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分享了清华大学在数字技术心理健康方面推进的工作。

围绕国际医学科技转化的路径和案例,会议安排了两场圆桌讨论。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竟菁和首都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部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郜文分别就“学术创新的商业转化路径”、“临床成果转化与反向创新”进行主题报告并作为主持人参与讨论。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京、北京积水潭医院孙磊、北京医疗器械商会会长魏彬、艾意凯咨询项目总监王钦、史赛克中国副总裁梁燕、超目科技首席技术官王文思、青元开物创始人王东等,分享了医疗创新产品海外市场化以及临床机构开展成果转化的经验。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嘉宾合影